当前,四川正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关键阶段。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推进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围绕推进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能、围绕推进跨越发展提升质量规模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强省。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发挥好法治的经济增长助推器、社会运行调节器作用,为新时代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法保障。
一、创造稳定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政法机关要始终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维护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间谍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要居安思危,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加强藏区反分维稳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维稳工作,对各类风险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严防向政治和社会领域传导,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省集中精力专注发展。
二、防范化解发展风险
要把防范和管控风险作为保障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最大程度化解各类风险。
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责任主体等加强协调联动、妥善处理,严防违法违规金融行为转化为经济犯罪,严防个案和局部风险演变升级为系统性全局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要防范化解重大项目建设风险,特别是涉环保项目,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防止重大项目“带病上马”,大力推进“维稳跟着项目走”,实施动态跟踪评估,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确保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实施。要增强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领域风险的感知力,对其发展中倾向性、伴生性、趋势性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提前提出对策建议。要着力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时发现经济新常态里带有普遍性、多发性、趋势性的突出问题,警示相关职能部门、各方面市场主体做好风险防范。
三、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当前经济发展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政法机关要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创造自由和创新权益,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要多考虑如何寓管理于服务,积极帮助完善治理机构,妥善处理创业创新和新经济业态中的各类纠纷,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完善产权保护机制,有效保护各类企业自主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促进市场主体树立恒心、信心。要树立依法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办案理念,正确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企业正当融资和非法集资等界限,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慎用查扣冻等强制性措施,切实保护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要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鼓励技术创新,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政法工作要着眼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依法保护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强经济犯罪预警、防控和办案协作机制建设,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及企业生产经营、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危害经济改革政策的各类经济犯罪。严厉查处损害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妨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以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有奖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通,保护市场主体平等竞争。
五、提供优质服务环境
政法机关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构建权责统一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深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司法质效。
要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理程序,形成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要实施法治扶贫,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推动治理资源向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倾斜,提升贫困地区社会治理水平,特别是在彝区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助力脱贫攻坚。
要积极护航开放大局,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区建设等,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保障,促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