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综合执法改革 推进交通事业大发展
——华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纪实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方案》明确指出: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原则上整合为一支队伍。推动整合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设置。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整合组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整合交通运输系统内路政、运政等涉及交通运输的执法职责、队伍,实行统一执法。为此,我们走进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县——华蓥市,看看那里启动交通综合执法改革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看看他们是如何破解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A
启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试点,改革探路
华蓥曾是传统老工矿城市、建材大市,域内公路常年受重货碾压,路况环境恶劣,“一年修路、年年补路”是华蓥交通最大的发展难题、现实困境。近年来,为彻底改变交通公路劣势,华蓥市掀起“交通大会战”热潮,先后投资20余亿元启动实施广华快速通道、城市东西环线、G244华蓥段改建等重大交通项目15个,基本建成“一环三纵五横”的公路路网体系,市域内公路里程达到1000公里,交通格局日趋开放发达。为巩固交通大会战建设成果,急需构建与现代交通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但是,原有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人员配置错位现象比较突出,华蓥交通系统设6个下属单位,编制核定人数共计182名,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公路运输管理所是交通运输执法的中坚力量,但其正式职工仅有29名,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在实际运行中临聘大量人员协助执法。而公路管理养护段事业人员135名,因现代道路养护技术趋于机械化、自动化,公路管理养护段有超过40%的职工无法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处于富裕、闲置状态。为此,华蓥市下大决心启动改革工作,打破机构设置、合理调配资源、实现人力优化,致力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交通运输执法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多头执法、人员膨胀、趋利执法等问题。
根据省政府简政放权的安排部署,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广安市将运管、路政、海事管理权限相继下放给各县市区,为华蓥启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作了关键铺垫。2015年7月,华蓥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实施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由于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尚无固定模式,华蓥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向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广安市交通运输局等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争取试点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2015年11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华蓥市为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县级试点市,鼓励华蓥率先改革完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系,为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华蓥此次改革担负着为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探路的重要使命。
图1: 2016年2月23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晓燕调研华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
图2: 2016年8月2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副主任、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小平视察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
B
奏响全方位改革“三部曲”,稳步推进
一是实施机构、职责、人员三整合。华蓥市编办、法制、人社、财政、交通等多个部门联动配合,短短一个月出台了《华蓥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三定方案》等部门的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将公路路政管理大队更名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切实分离交通行政执法权与行政审批权,将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公路运输管理所两个部门有关公路路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职能予以整合,交由新组建的交通运输执法大队承担;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行政审批职能划入公路运输管理所,由公路运输管理所一并承担交通运输(陆路部分)行政审批职能;考虑到航务海事行政审批许可的技术性要求特殊,暂未将航务海事纳入本次改革。
创设股级机构突破执法难题:鉴于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参公编制较少、无法满足交通行政执法需求的实际情况,华蓥市设立公路路政服务中心,为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管理的股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9名,从原公路管理养护段核定事业编制中划入,并明确将交通运输执法大队与公路路政服务中心共计88人整合使用,解决交通行政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敢于打破事业人员身份限制: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突破人员身份限制,根据工作业绩和考核结果,选配2名事业工人身份的同志担任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班子副职职务;引导公路管理养护段年富力强的62名事业人员划转为公路路政服务中心的事业人员,并对执法考试成绩合格的事业人员颁发了执法证书,确保其执法主体资格;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坚持在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公路运输管理所、公路管理养护段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职工双向选择,确保了中层干部选拔工作公平公正,15名政治作风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走上了中层岗位,对3名未被选中的一般职工,按照《待岗职工培训方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待岗学习,干部队伍精气神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强化经费、装备、政策三项保障。在执法经费保障方面,市财政投入1200余万元新建四个超限检测站,全面实施交通运输执法外观形象“四统一”建设,执法人员及执法运行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在执法装备保障方面,市财政投入130万元为各交通运输执法中队和执法人员配备了摄像机、对讲机、执法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等执法取证设备,执法过程全程录像、执法证据实时采集等信息化、科技化执法全面实现;在政策措施保障方面,中共华蓥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华蓥史上最严治超治污令”以及体制改革、公路控制区管理、公路环境治理等交通运输执法专项政策措施,并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及时解决执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为交通运输执法提供坚强后盾。
图3:超限运输检测高兴站
三是建立综合执法“三种运行机制”。片区执法机制:每个交通运输执法中队负责管理1个超限检测站和3个以上乡镇(街道)区域内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执法工作实现片区化、网格化管理。联合执法机制: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建立与公安、交管、农业、国土、住建等部门协作,交通运输执法中队建立与乡镇(街道)交管办、派出所、交管中队、国土(城建)所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实现执法力量有效整合,联勤联动、联管联控的执法机制基本建立。抄告执法机制: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将超限超载、非法营运等违法处理情况定期抄告其他执法机关和源头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增强工作合力和执法效果。
图4:交通运输与交警、特警联合执法
C
强化内部管理及形象建设,规范执法
为保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新机构、新人员、新职责、新要求,华蓥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坚持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入手,主动求变,大胆管理,从制度的实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着手,制定完善了《工作记实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案件办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30多项管理制度,坚持狠抓“三项建设”,培养“六种意识”。一是素质建设。通过“每月一法、每周一训”学习培训制度实施,定期开展专项练兵、案例分析和技能培训,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二是法治建设。大队坚持案件办理“两分离、四公开”制度,实行案件查、办分离和罚、缴分离制度,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在大队执法一屏显和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华蓥市人民政府网站“双公示”平台、四川省道路运输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案件审查委员会和案件处理室,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和涉及减轻、加重处罚的案件以及行政强制案件均由案件审查委员会集体研究处理。三是形象建设。华蓥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执法“四统一”要求,对大队机关和基层站队执法场所外观、执法标识、执法车辆和办公视觉识别系统进行全面系统规范,提升行业执法形象;同时,建立和落实大队领导轮流值周和督查、稽查制度,每周一次执法检查,一次工作稽查,一次作风督查。通过“争当标兵”、“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开展,培养队员正气意识;通过强化目标管理,奖勤惩懒,培养队员敬业意识;通过军训、执法形象展示等系列活动开展,培养队员形象意识;通过廉政、警示教育和实施廉政风险迹象精细化管理,培养队员廉洁意识;通过开展“服务企业?阳光执法”主题活动,培养队员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我执法*你监督”系列主题活动,培养队员公正意识。
图5:“每月一法”培训会现场图
图6:“每周一训”掠影
图7: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开展客运检查
图8:超限检测站上下班交接仪式
D
执法管理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勇于创新
为更好地加强公路管控和道路运输管理,规范交通运输执法,华蓥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着力开发应用了超限检测管理、网上办案、办公管理“三大智能系统”。一是超限检测管理系统:实现超限检测自动识别、数据自动生存、道闸自动起落、违法(含黑名单车辆)自动预警、执法过程自动录像,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减轻检测工作量,极大地方便了驾驶员,实现超限执法工作全面提速。二是网上办案系统:将常用案件制作成统一模板写入案卷办理系统,办案人员只需录入案件基本信息,案卷材料快速自动生存,执法案件现场办理、审核签批网上进行,办案时间缩短90%以上,提高了办案效率,案件办理流程式、网络化、智能化基本实现。三是办公管理系统:公文处理、信息通知、巡查和执法过程视频记录、统计报表等均通过办公系统进行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同时,为强化科技手段在交通执法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利用“雪亮工程”视频资源,我市投资20余万元建设“雪亮工程”交通执法应用分平台,与超限检测管理智能系统融合,初步实现了“三大应用功能”。一是超限检测站实时监控功能。利用“雪亮工程”监控视频对新建的4个超限检测站执法情况、车辆检测情况24小时不间断实时、动态监控管理。二是流动执法全程记录功能。四个执法中队的执法车辆均安装了3G视频摄像头与“雪亮工程”平台结合,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有利于加强执法现场监管,确保规范、廉洁执法。三是打击道路违法行为功能。有效利用“雪亮工程”探头对重点路段、重要路口和执法“盲区”进行适时监控,以便于对侵害公路路产、路权、超限运输、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图9: 2017年11月1日省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杨勇调研华蓥市“雪亮工程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分平台”建设应用情况
E
综合执法改革“三转变”,成效突显
华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两年多来,超限和敞篷运输污染公路现象有效遏制,违法涉路施工和非法营运等违法现象大为减少,市域公路更加畅洁、优美、安全,运输秩序更加规范、有序,改革成效十分明显,得到各级领导和企业业主、驾驶人员、基层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有效实现了“三个转变”。
图10:2017年7月24日省交通厅安全总监胡大昌调研华蓥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
一是实现了交通运输部门“分散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通过职能整合,已初步形成交通行政执法与行政审批分离、行业管理与监督管理职能分明的现代交通运行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了交通执法工作“各行其政、多头管理、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的难题,形成了“一个执法主体、一套专班人马、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格局,实现了1+1>2的整体效应。截至目前,华蓥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扎实开展了公路治超治污、24小时不间断路面执法管控、流动巡查执法检查、道路运输秩序整治等工作,重点查处交通运输违法行为1457起,货车超限运输、抛撒渗漏污染公路等乱象得以根治;着力强化了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办理损坏路产案件56件;全面改变了交通执法工作“以罚代管”的陈旧局面,实现了财政收支两条线,从根本上杜绝了执法权力寻租行为。
二是实现了多部门“各自管控”向“联动管控”转变。通过探索交通运输片区执法,建立了一整套联动执法机制,构建形成了“全市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一盘棋”良好格局。截至目前,由交警中队、交通运输执法中队、乡镇派出所、乡镇交管办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上路执法380余次,共检测车辆3万余台次,查处超限运输车辆近8000台次,责令卸货5000余吨,抄告各类信息297条,公路监管全面实现了联管联控、联勤联动,违法违规运输行为大幅减少,域内公路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实现了交通运输工作“重建轻管”向“建管养运一体化”转变。通过改革,交通工作思路实现了由“建好路”向“建好路、管好路、养好路、用好路”转变,干线公路专业化养护体系、社会化购买服务机制、城乡客运市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交通事业公益化服务的目的。全市国省县乡道路好路率已达99%,农村道路好路率已达98%,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省干线、骨干道路使用年限延长,维修成本全面降低,预计每年将为地方财政节约维修资金800余万元;社会效益不断增强,昔日“华蓥到、汽车跳”的道路旧状根本改变,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华蓥赢得了良好口碑、提升了城市魅力,为招商引资环境改善、产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事业进步、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注入了强大活力。
图11:严格治超治污管理下国道G244公路美图
申巧容 曾韦钦 杨天军 曾国富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