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记者在广安区老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洪州大道段现场看到,建设者们正顶着烈日忙碌工作。
广安区老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于7月1日开始施工,工程投资近2亿元,将在城北片区洪州大道、北辰大道、渠江北路、广门路、香江国际步行街等约9千米关键线路修建5条箱涵、3条排洪渠和部分渡槽,改造城北片区约50千米的雨污水管网,工程将于2019年12月1日竣工。
改造广安区老城区雨污水管网,只是我市加大力度治理城乡生活污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安市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洁净水”行动,坚持把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污水治理的重点工程来抓,大力促进城乡水环境改善。
因地制宜 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站)建设
绿色的植物、白色的栅栏、棕色的步道……在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新村,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已经竣工。该污水处理站占地930平方米,日处理量达100吨,能够满足郑家新村的污水处理需求。
2013年前,全市172个乡镇仅建成污水处理厂(站)69座。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村污水直排,导致农田、地下水、小河流、沟渠、水库等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生态功能日益恶化。为彻底改善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我们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人口规模修建。”市洁净水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和配套管网设施过程中,广安按照“先大场镇和污染重的场镇,先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场镇,后一般场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工业园区、场镇人口大于两万人的乡镇,选用有动力的二级生物处理方式;场镇人口在两千到两万之间的乡镇,选用微动力生物处理模式;场镇人口在两千以下的乡镇、相对集中的农民新村,选用无动力的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自然处理方式,既节约了资源,又让全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79座。
严格监管 确保污水处理厂(站)正常运行
自从村里的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后,岳池县西板乡真武山村党支部书记唐洪学就多了一项工作——查看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指标。
“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村里的河道干净了,我每天都要不定期地查看出水指标,掌握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唐洪学告诉记者,为了监管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县上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
这只是广安市加强污水处理站监管的一个缩影。为加强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管理,广安市要求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实行专业化、公司化运营,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广安市还建立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厂(站)监管机制: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规划选址、处理工艺选择、管网配套建设的技术指导;开展“1+N”常态化督查,对问题整改不力导致污水处理厂(站)未正常运行的,约谈相关负责人;督促日处理量200吨以上厂(站)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加大污水处理进水量和出水量的监管力度、监测频次;开展乡镇污水处理收费试点,严格监管资金使用,确保建设运营经费专款专用……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行常态化、长效化。(许伟琳 记者 胡青青 徐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