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记者站 许伟琳 本报记者 刘定春
“散乱污”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污染大、生产粗放,一直以来是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近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全市铁腕整治“散乱污”取得良好成效,已关闭取缔“散乱污”企业近90户,升级改造160余户,搬迁入园10余户。
岳池县九龙镇康家巷,曾经有不少小企业,普遍存在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现象。全市整治“散乱污”行动打响后,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
家住康家巷附近的居民刘洋说:“过去这里的‘散乱污’企业不仅噪声大,还垃圾乱扔、废水横流。现在被取缔后,环境好多了。闲暇之余出门散步,大家的心情也好了。”
目前已入住岳池县经开区的银岳鲜米粉厂,早前的厂房就在康家巷附近,由于厂房条件简陋,不仅生产受到限制,机器产生的噪声还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时常接到投诉。该县经信、环保、工商等部门随后对其下达了执法文书,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派人24小时督办整改。
“我们不但进行了整改,还整体搬迁到了园区内。”银岳鲜米粉厂负责人胡晓兰说,现在的新厂不仅生产环境好了,园区齐全的配套还让企业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发展。
不符合规划,大量挤占城市发展空间;违规生产和违法经营,给城市带来各种安全隐患;违法违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破坏生态环境……“散乱污”企业的大量存在,一度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去年底,我市再次对全市企业进行全覆盖拉网排查,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60余户。
“为了达到更好的警示效果,我们对排查出来的企业先实施停业,再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整治。”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不大的企业,主要是督促其实施整改,并引导其搬迁至规划区域内。而对于一些具有重大问题,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便对其进行取缔。
“散乱污”企业普遍具有生产设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转移速度快、企业规模小等特点,导致其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广泛性,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这给执法人员排查、监管和整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也导致“散乱污”企业容易死灰复燃。
如何破题?
广安市针对性地制定了“散乱污”企业边整改边督查的处理方案,组织多个督查组对全市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核实企业整改情况,详细查看企业废气、废水等污染源的处理设施和排放情况,要求企业及时达到相应复产条件,确保整改实效。与此同时,全市建立“散乱污”整治工作联络员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分别设立大小网格,确定专职网格督查员,严格实施动态监管。
“加强‘散乱污’企业的治理,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绿色发展理念,更是回应广大市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把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他们针对每一个发现的问题企业还建立专门台账,对整改提出明确的时间节点、范围、标准,实现整治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让“散乱污”排查取缔工作不留死角。
截至目前,全市对排查出的260余户“散乱污”企业,按照“关闭一批、整改一批、入园一批”的方针,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毕。为广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