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学历要求提高了
司法部1月1日公布了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7号)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8号),两个办法将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和组织形式作出了调整,规定了事业体制和普通合伙制两种组织形式。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完善了执业核准条件、执业核准程序。根据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对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的学历要求比原《办法》规定的“具有高中或者中等专业以上的学历”有了较大提高。申请执业符合三条件之一根据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对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的学历要求比原《办法》规定的“具有高中或者中等专业以上的学历”有了较大提高。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一是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二是曾经取得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三是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参加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考试合格。
同时,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自治县(旗),国务院审批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县,可以将上述学历专业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或者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诉讼代理执业有别于律师
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对诉讼代理执业区域作出有别于律师的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是至少有一方当事人的住所位于其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辖区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行政区划辖区内。二是案件由其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辖区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行政区划辖区内的基层法院审理,案件进入二审、审判监督程序的,可以继续接受原当事人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
修订后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还规定,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本地实际,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诉讼代理执业区域作出适当调整。
|